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mestrenova
查看: 4962|回复: 1

【转】科研仪器领域20年来不进反退,谁能托起中国科技的明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31 23: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936997
  s% L- k) x3 n$ I- [+ v- U3 j! }- V+ ^4 P% g
    “中国人购买科研仪器的热潮,不知救活了多少外国公司!”
2 [' I# t+ W4 _: }* o# u6 F9 b! J- Z- U4 J6 Q7 {
      科技部原副部长的一句话,道出了中国科技界的无奈。但科研仪器不能自主的后果才刚开始显现。5 `( k7 O" w1 g; K3 b$ B

, }7 C0 m9 Y/ ?3 X3 ?6 Y# [! J        3 g' v# J. R8 F, m* E
& u2 u# @9 u5 T
  1
0 i- n. b& u9 l7 T' m" P7 _- U# \' v  c! R  Q! ?. j# t9 h
  2018年,北大核磁共振中心一台机器出了故障。当校方向国外厂商求助时,对方却甩脸子说:$ c/ j  ?7 t0 Q7 R
& g" o- g" g* l! ]$ m. b
  先付23万元人工费,他们再去准备液氦。
' g& @3 c# n0 K5 F4 M( v' \! S0 |# y3 S2 @# n
  换句话说,如果没成功,这几十万就白花了。2 ^% o1 x6 q' n$ [
# s9 V7 J7 f+ b% E7 e
  由于受不过这种气,该中心愤而终止了双方合作。
: U8 ^6 a4 W" R% G% n' e5 M$ e( ~. s5 m+ T1 V' J
  此事在当时惊动了国内数十位教授。但这种抗争注定是徒劳的,因为国内几乎没有厂家能生产这种叫核磁共振仪的东西。5 n( [" K8 X% \! E- q

# T% C$ |6 A. Z' G" |  中国人到海外抢奶粉、抢马桶盖,众所周知,科研仪器受制于人,很多人还头一次听说。6 E1 r) F+ Q9 O; {) L0 b
# x9 i2 e6 v" s; i9 j
  但这种局面,已经存在很多年。& L# O8 Z- u& }9 B
* m/ h# P! I+ o4 d( f8 m8 u
  早在2010年,中国就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十年来,中国对国外高端仪器的依赖不但没减少,反而在上升。
6 J" V1 F  R0 \
4 f) v1 O7 J# s& r. q& G$ Z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进口近千亿美元仪器设备,仅次于石油和半导体。其中,90%的高端仪器被国外公司垄断。4 K5 p5 \  K3 C! \/ z/ m
& |  N4 R, Q3 o7 n6 ~3 Z
  以核磁共振仪为例,全世界只有德国布鲁克等少数几家公司能提供。
/ O. C) f5 E) C- |* d& ]! L$ s* E) B
  就是这家年营收只有20亿美元的德国公司,独占中国80%以上的市场。3 X+ S( a. m4 ?
: O; k2 U9 I& y9 N; P# P( Y
  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5 v( U4 N# `/ [0 i  i: [
# k% ^* G$ N# \* @  冷冻电镜,是研究蛋白质结构的重要工具,全世界只有美国FEI、日本电子、日立能生产。国内连山寨版都造不出来。
' K) q; g1 J0 g- e, V6 S  E# T
; E# F( m. w* V* Q9 n: W  稍微低端一点的扫描电镜,国产份额也不到10%。
. B8 [' f6 g$ F" ^; @# g8 x8 a+ K4 @+ e5 ^% ]" g9 i/ K
  质谱仪用于测量微观粒子的质量,目前基本依赖进口。高端的液质联用技术,则完全来自美国安捷伦、赛默飞等厂商。1 ]0 N8 S: X, O# l5 G

+ t& M* C$ \( k  因为国内不能生产,中国每年上万亿的科研固定资产投资,60%用于进口设备。
) ~5 |4 o3 |- Z. f4 h
6 p' V% h, W) A- t) ?  被拿捏的远不止实验室。
: T0 N  v% ]) A' F- g: E0 l) v& q: H3 L6 m5 z( S, o; d) C1 B/ t
  在关乎14亿人健康的医院里,包括CT、核磁共振仪、大型X光机,几乎被GE、飞利浦和西门子(俗称GPS)三家垄断。
1 l: R. a: p0 Q1 ^
- v8 T; @. L  J4 D5 ^  几年前,人民日报记者曾走访上百家企业,发现那里的生产线和研发中心,几乎沦为“洋装备”的盛宴。
$ z0 ?5 [( L6 ]; U& e$ c- u* u7 Q& [5 V: h" [
  中国制造在西方的商场里,德日制造在中国的工厂里,美国制造在中国的实验室里。% ~( f. ~- Z0 D, g2 I4 V* ^* B0 Z# O
) d) e$ A5 z0 Q/ `
  这样的调侃,多少会有些令人尴尬。但真正让人后脊发凉的是:国外很小一个隐形冠军不供货,就可能让中国科研停摆,让中国万亿产业陷入困境。
' F! a" L9 y) S  k& E6 C0 H5 B8 y+ \% Y) @# m
  29 u! ~5 }+ [5 ^5 i) |
0 C) ?& d! `5 ?( a9 W; y; `6 F8 s
  你以为这事只跟实验室有关?其实,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 \# [1 y& G! d
1 A6 e# Q6 [" U' P! T7 l, T  “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曾说过:仪器是认识世界的工具。+ _9 t2 u+ k0 V

# O. Y' m2 g; I9 k      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第一次看到了月球环形山,开启了近代天文学。上世纪60年代,扫描电镜的发明,让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观察,提升至分子水平。* z/ }* X- _9 C4 P. M3 n( ?) O  }
# y" |/ _; i9 D- d1 F% v: q9 f
       ( K6 f2 ]& f, ]% J9 Q( T

( I3 H4 [4 C5 @3 Q; X% y  400年来,人类就是在科学仪器的不断改进中,发展出现代科技文明。/ c/ V: s( j8 K) H  A

5 B! Y5 m  W2 Y; U6 x, o  20世纪以来,6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使用自己设计的仪器,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东西。& A, _/ E! ?+ \

' C$ Z) X2 s+ w6 a% w  科学仪器对科研水平的提升,最好的例证之一来自清华大学。9 j$ W5 r. M8 R0 r0 m$ P% r

: z1 e& d- X) S$ d* ~0 f  2013年之前,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在全球还没多大影响力。那之后,施一公团队采购了一批当时还不怎么流行的冷冻电镜,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冷冻电镜中心。: G0 t1 R2 ]+ ]: |- A

: d% G- m, @6 ^3 N/ k6 O7 _# S% N9 h  紧接着,清华仿佛开挂一般,频频在《细胞》《自然》《科学》三大权威学术期刊上发文。# e9 a% j- i% d" R; s7 Z+ v$ o

/ Z( [. h6 A- g$ s4 a5 N6 x8 k$ L  科技水平的提升,最终受益的是千行百业。
1 }0 N! v9 X+ p3 y7 z  q1 k( n- t  _4 V) k  E/ ^; u
  质谱仪最早是科学家用来测定原子和分子质量的。上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局用它来检测太空中的有机物。* G1 q' Y" p# _# V
+ ^, {9 B( T7 P0 \/ N* {& m+ D
  如今,大到国家安全,小到食品、药物、环境……60%以上的行业,都依赖质谱仪进行监测和检测。8 D  x9 O: m- F; V0 v3 j7 r

+ z; Y, R. F5 R! R8 `6 u# O: I  美国商务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仪器仪表只占工业总产值的4%,但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超过60%。$ _  S7 r2 U" V4 B1 }0 ?/ F: h% U

. M' j3 A* j; b. n. C& A  而就是如此重要的一个产业,我们却长期依赖进口,并因此处处受制于人。
0 W. h7 y6 f# \' B# S6 i  U: A+ C# ?9 b! B9 @
  2010年,华大基因从全球基因测序领域龙头企业——因美纳(Illumina)手中购入128台基因测序仪,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机构。
% j5 ], i4 M( X* B! }+ i/ z9 F9 r" T" G8 r' [
  但紧接着,Illumina开始涨价。华大基因没办法,只好走上自研之路。1 x' ^8 y+ J, W5 a6 e. o+ P

. B& p6 V9 T: P. D' W( Z  清华虽然建成全球最大的冷冻电镜中心,但设备全部从美国FEI进口。为了将价格砍到3000万元/台,施一公曾花两周时间,与对方讨价还价。9 f$ s& {2 r+ J3 D/ Z+ x! w

( \5 T( p+ s; j" U& h/ {# O  在被GPS设备垄断的大医院,一次PET-CT扫描,动辄上万元,老百姓苦不堪言。! d) D) n( e  L4 [4 t& T5 L- U+ `

2 x7 b7 @1 R- h$ S3 t$ f  3/ Z$ C' w4 `! A* L" S# U

" U7 J5 G5 [/ E- V+ |+ I2 H/ S  A  但实际上,在许多高端仪器领域,我们一开始并不落后。
: Z. I) ^5 F4 A+ v% Z! c: E' E  Q
+ k! \# z6 Z, x, j- D3 ]. o  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是人类观察微观世界的眼睛。1 N7 r  P5 q- a" |0 e& g

$ t# [% ]3 d) J/ `" W  按结构和用途,电镜又分为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前者看纳米级世界,后者看原子级尺度图像。
8 c; W* G7 d5 C6 j/ v6 t0 T8 O3 S% R& Q1 ^4 R
  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制电镜,距离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镜的诞生不到30年。/ a5 Y( {. N( y% q3 C6 j4 ]

8 e2 ^3 V( \- B: M% y: }  1958年,从德国留学归来的黄兰友和长春光机所的王大珩,联合研制出我国第一台透射电镜。
& x1 X. Y3 D8 U3 ?3 i
+ W) f  Q+ E! k7 L: T/ _8 ?      到70年代末,我国研制的透射电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此,还发行过纪念邮票。
/ B3 e$ m: p( C4 Z$ c; Y0 f, `* Z: l5 s$ r9 s  y& R
       " v/ b  t( Q' a

7 L! F2 X: ]/ h) W7 |2 Z7 `* P- U- u$ o& k
  用途更广泛的质谱仪,我们同样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制。
! c: Z- I6 H, ?# _) b! B, |/ X& e- v2 @$ x# }% Y' C; \
  1959年,北京分析仪器厂在前苏联援建下,开始生产质谱计,共生产数十台。60年代,南京工学院研制出四极质谱探漏仪。* A1 O" Q+ A7 M, b

4 g. p; H5 @$ V+ q) b6 H/ A! E% ^  此时,距离德国Paul教授申请专利,不到十年。
! o+ s; \/ _+ I3 O
/ i' Z2 p  H$ C# t$ _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令人大跌眼镜。动荡十年不曾停歇的中国仪器行业,却在改革开放的市场化浪潮中土崩瓦解。: Y: P9 }- y: L2 y" z0 T

2 ^9 N5 n3 I5 n0 H- j- H1 Y  由于国企改制,许多历史悠久的国营企业被私有化。民企虽然体制灵活,但力量单薄。
' M+ [! b5 z* Q0 h$ p, o
, V2 |/ ~% S# R) ]% L/ I  旧的科研体系被打破,新的体系还没建立起来。就在这个空窗期,凶猛的外资巨头杀了进来。( w; ~: N1 L0 e
& s$ M1 J, ~  h6 @+ E( y9 X$ o
  在造不如买的影响下,国内开始全面引进技术。很多仪器厂被外资收购,队伍也散了。( T2 r. s" X! Q
, [0 L- a& f, f/ f
      与此同时,同样起步于50年代的日本仪器行业,因为一直坚持自主发展,孕育出日本电子、岛津、日立等行业巨头。
" N+ d& `3 @' s' `+ I9 P
( Y" @5 G% l- n, s/ r         
2 B7 i! U: V: j7 H
7 L6 Q) N( W5 p$ e  最终的结果就是:今天,当美、日、德等国的高端仪器横行中国时,国内再也找不到一家能够生产透射电镜的企业。
2 j3 c; Q3 p6 b, n# {) ~' U! v1 y' w0 @$ v0 s
  虽然2011年以后,国家设立专项基金,民企也开始初露锋芒,但这样的追赶,可能来得有些迟了。; y  A/ i( M# o. ^$ c
2 N; u* }3 \4 @9 k2 r2 u' J
  4* `, ?  F- l6 R# h& L$ U; `

; ^  r: i6 \- T3 _" z$ N  科学仪器是一个研发周期长、技术壁垒极高的行业。
, F1 O% T! Y# s, E: G9 _- m. A  w. j% `
  比如,上面提到的德国布鲁克,其创始人冈瑟·劳金本来就是研究核磁共振的先驱。另一巨头瓦里安,则诞生在斯坦福工业园内。
  q3 F9 k" T: g- m. y: s" l5 y' J% A# F- k
  刚发展起来的中国民企,哪见过这样的学霸级创业者?更要命的是,这个行业虽然重要,但规模实在太小。
) I. s2 {$ x5 z8 Z3 [! F
6 d9 a5 h' s( ]5 a% G; [  小到什么程度呢?当今世界最大的科学仪器公司——美国赛默飞,2019年的仪器营收仅63亿美元。
% M! z$ E* \0 @, x, m/ O
! A/ o; O# c! ?/ ]2 O  这样的营收,放到中国房地产行业,只能排在30名开外。
4 p: Y* u4 u: A
4 i7 ~" ^( W0 D& F. Z! Z( w& d  就这,赛默飞已占到全球科学仪器行业TOP 20总营收的1/4。排名第二的日本岛津仪器,年营收只有21亿美元。
- [$ b/ H4 _& n/ j( h7 o
4 T0 b, u' O; G/ [  学霸级的技术门槛,学渣级的营收,这样的行业,对于刚解决温饱的中国企业而言,基本上没啥吸引力。能坚持下来的,大多靠情怀。# B( ?% }; e: ~& }- p7 L+ \
+ X8 `3 w: i4 q+ o8 U1 ~, W3 x7 Y0 t
  毕竟,开个饭店、建个网站,都可能比这更赚钱。: c6 U$ N1 V- ]: {2 r* |
' y/ S7 Q2 ?5 Z* _/ ?
  而就在国内企业一窝蜂搞房地产、搞互联网时,全球科学仪器产业经历了一场剧变。0 `- e( C% b1 t; w) G+ r! N
5 l- X/ h: H' H# @
  头号种子赛默飞,自2006年以来共发起200多次并购。2016年,更是斥资42亿美元收购了冷冻电镜厂商FEI。
. X6 N# F$ F" ]
  W( g5 Y+ V; Q5 [+ i% `" u: q  “并购之王”丹纳赫,自1986年上市以来,累计收购600多家公司,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徕卡。
9 K+ S- R3 R0 `% _, w) d% I: F" \! T2 U0 ~& `1 ~) G
  一拆一并之下,国内仪器公司与海外巨头的实力差距,愈发悬殊。
, a8 [5 H. C0 W" Z% C5 o, }- j% J( X1 O" m% n) S. @9 d  b2 O
  截至目前,中国一共有1000多家科学仪器厂,大部分产值低于1000万元。; l8 T( }  z/ X' O  X) k' F$ Y
- S" d6 H1 j" A; d( J( d/ \
而据美国化学会的数据,2018年全球科学仪器行业TOP 20,美国8家,欧洲7家,日本5家,没有一家中国企业。
1 R4 ?, `9 I6 d6 s% O6 H  U/ Z. H8 R3 i: Q
        , i7 k* S( A4 D$ C0 T" X0 q
, M: h9 p; r0 y# T8 y( i9 h$ O/ I* {
  2009年,北京大学曾做过一个调研,结论是:- l" ]. j5 H1 E' B
, u  S& b3 j( R$ k7 o7 r" ?2 P5 R
  过去20年,我国科学仪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逐步拉大。" ?. E* t& c! B- V+ x' p
# g2 z$ X0 |6 D( Q. |! n8 V4 \! I" W
  好在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设立重大专项,加码投入。不少仪器公司也在崛起。2 s7 k! o& x# p; U6 a
3 d) B3 k; D" Q
  2006年,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第一台质谱仪,吹响中国科学仪器迈向高端的冲锋号。
& `1 q9 {& Z( M/ Z. f+ D6 H" a$ [) m
5 v% e" T) m3 ~+ @8 \  _1 S" q/ \) e  被Illumina卡脖子的华大基因,也知耻后勇,通过自研和收购海外技术,跻身全球三家可量产临床级别基因测序仪的公司之一。& D( }- [9 F+ Q% ^
# A! r9 v: p7 L& j
  上海联影医疗更是推出中国首台超高场动物磁共振系统,打破GPS长达30年的垄断。1 ?* w- l: L' d/ f7 _
0 w4 J2 Q2 C2 `* `
  5
: q8 b  i+ c& M* j4 r, z
. l( n/ V) s; K0 X4 s8 I  a  2011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英特尔参观TEM实验室时,用FEI的透射电镜看到了单个原子,并兴奋地表示:“他们让我对美国的未来感到乐观。”  V4 o+ K5 h& D" x
0 b9 e3 D$ z6 a7 q0 C
       2 c  u1 ~4 r9 q& G" w2 _8 \8 }+ V

8 S& W; }9 y3 h5 _1 {, K# L  奥巴马的兴奋,来自美国在全球科学仪器上的霸主地位。  p. d; {" T. s- b

# k, |5 |: X; T4 d' N( g  人类过去400年的历史,一再向我们证明: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仪器,谁就掌握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 G; ?9 p/ Z7 z8 F1 n7 _& d# @) d. m6 O
  然而,过去四十年,我们在这个关键领域,却输在了起跑线。1 u, o; }2 D( s- w( h
+ Z; ~& @% C$ L1 I1 }
  这种切肤之痛,在科技产业奋力追赶、试图打破发达国家围追堵截的今天,尤其剧烈。* `& ?4 m) }* O9 |0 `# w
! H/ A" l" C- N6 X4 a& B! i
  中兴、华为事件,只是芯片禁售、断供,便已经让我们陷入被动。将来有一天,如果科学仪器也被断供,谁来托起中国科技的明天?
2 x1 u- {! O. j" p4 @9 L* ]. }" l. r. r; O- s4 O' h# X
  文 | 张静波
# _8 m, a$ N2 T. k2 X6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8 08: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 N9 C% \: f9 m/ D7 p+ T
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关于核磁共振的发展型号以及升级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像西门子这种核磁界的翘楚品牌等都是属于外国生产的品牌等。我国厂家主要是中或中下等产品,所以无论是如何科研升级都需要我国人的支持和理解,在今天我通过核磁医疗的论坛中发现一个很厉害的专利项目,是去年左右完善推广的属于(上海中长江)公司研发的核磁共振通讯设备,专利是在机器开机状态下也能通话,是以往的产品都不可以的,据我调查现在国内知名厂家已在对接合作,这是一款外国技术也没支持出的产品,有兴趣的可以去了解,过几天我也需要出差做个详细调查,我认为这是核磁医疗配套的一个进步,起码做到世界领先的一个专利!8 O&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国核磁共振论坛

GMT+8, 2024-11-22 17: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