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事年表勾画出导致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的系列研究成果。
1845年 迈克尔·法拉第研究调查干血的磁特性。
1936年 林乌斯·波琳和查尔斯·D·科里埃尔发现血红素的磁性状态随着其携氧能力的状态变化。
1937年 I·I·拉比和他的同事通过将氯化锂分子束传递过一个磁场,然后用无线电波束进行轰击而开发出分子束核磁共振.
1945年 在三个星期内,爱德华·珀塞尔和菲利克斯·布洛奇独立领导的研究小组演示了被称为“浓缩物质中的核磁共振(NMR)”的现象。
1948年 尼古拉斯·布罗姆伯根,爱德华·珀塞尔和罗伯特·庞德发表了一篇关于“核磁张弛周期”的论文。
1949年 埃尔文·哈恩发现了后来用于测量核磁共振的旋转回波现象。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理查德·厄恩斯特和韦斯腾·安德森使用对脉冲信号进行Fourier分析,以增加核磁共振的敏感度。
1971年 高德弗雷·豪斯菲尔德制造第一台CT( 计算机化断层摄影术)扫描仪,为现在所使用的几乎所有的复杂成像系统奠定了基础。
1972年 保罗·劳特伯将磁场叠加的设想同CT扫描仪的重复发射及复制设想结合起来,从而获得第一张核磁共振成像。
1976年 彼得·曼斯菲尔德构思了回波平面成像, 从而使在几秒钟内扫描整个大脑成为可能。
1976年曼斯菲尔德和他的英国同事公布了地一张成功地对人体的一部分——手指的核磁共振成像.
1990年 Seiji Ogawa使用血液氧气水平反转成像检测到人体组织氧含量的差异。
1992年 约翰·W·贝利威,彼得·班代廷伊以及Seiji Ogawa独立地公布了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技术检测大脑对感官刺激的反应的研究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