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体验, 似乎 Z0 不怎么准确, 也不会太影响锁场/匀场与检测效果. ' i/ b4 c, {8 y1 ?! V' K# _
当然, 不能发生 Z0 差距太多导致锁场丢失的情况 (多只发生在氘代氯仿上).
' |2 y% h2 ^7 p) o! k3 L6 l所以, 我们白板上公布的各种试剂的 Z0 值, 都很久才更换一次. 很訝异, 这么十多年来, 还很少发现学生反映不准的. m1 C+ K: p4 m: e: }, C
3 d- A, D1 |! `9 f: ]2 b0 ]% [9 P
自然, 如果氘代氯仿的 Z0 相差太大, 会影响匀场效果. 所以更改得比较勤. 氘代氯仿只含一个 D, 锁场信号比较弱, 是需要找到比较确切的 Z0 增加强度.
4 ?+ t5 A' e3 Q. w/ q对于含多个 D 的其他试剂 (例如氘代二甲亚砜, 含 6 个 D), 即使好几个月没有调整公布新的 Z0, 在锁场/匀场与检测上, 很没有发生问题.
' M8 Y& M. [5 f# a' H, h* ~, |" e/ }5 v) @8 A6 [* _
锁场, 是为了锁住磁场, 防止漂移. 因此, 选取的 Z0, 或许不是很重要. 只要能锁住, 就能够因应未来短暂时间内磁场不再漂移, 一旦检测有差别, 会自动调整线圈电流保持一致的磁场.6 P% K& j3 Y4 e5 o4 G& M" B
& ]7 c+ C% b1 [" n! ~" D因此, 即使某个氘代试剂的 Z0 不是很准确也没关系吧!? 例如 "氘代二甲亚砜" 最新调出的 Z0 应该 947, 使用两个月的 905, 一般也都没有发生问题.
6 Y) ~) R, M7 E
: x* q! |* ^. n; @" B w基于这种体认, 只要给出合理的 Z0 让锁场有数值依据就可以. 则对于氘代吡啶, CD3OD 等含有不同 D 的氘代试剂, 不必要花费那么大的功夫, 盘桓在选取最合适的信号峰形状与大小作为 Z0.
- I& ?: T5 F. L! D! d* B* ^ l- t/ h
许多谱仪现在都有自动查找 Z0 的功能, 可以方便得到 Z0. 心态上, 则不必太斤斤计较昨天的 Z0 和今天的差别. 只要能锁住就可以.
8 V, m! |/ W+ g+ T- P7 l+ B
% z' u7 c) P# q4 S' [' k |